-
顴骨內推手術是什麼?I型和L型差在哪?許多女性會有高顴骨突出的困擾,通常高顴骨只能透過削骨改善,但也有不少人也擔心顴骨內推,會不會影響咀嚼功能?為了避免您做完顴骨內推後悔的情形發生,以下也幫您歸納出顴骨內推的注意事項、後遺症及下垂等情形,從認識顴骨內推手術開始,「顴」面了解並掌握顴骨內推手術!
顴骨內推手術4大流程:
顴骨內推手術屬於微創型削骨手術,可透過微調骨頭造型達成臉部線條雕塑,會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傷口一般只有口腔內與鬢角處,加上術後照護簡單、恢復期短等優點,深獲愛美女性好評,以下簡介說明顴骨內推手術:
1.3D影像模擬 ♦ 術前需照攝臉部X光取得3D斷層影像。
♦ 斷層掃描可更精準分析計算確認左右臉顴骨內移距離讓臉型達到最佳協調度與預期效果。
♦ 經由模擬過程可協助各種臉型的削骨需求療程2.疤痕位置 ♦ 口腔內側靠近牙齦上方處會有大約3公分傷口。
♦ 臉部外側鬢角下方各有大約1~1.5公分傷口。
♦ 傷口會隨著術後護理和時間逐漸淡化至無痕。3.手術方式 ♦ 會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 醫師利用內視鏡透過口內切口方式,以I型或L型截斷顴骨
♦ 透過鬢角切口截斷顴骨弓後,將游離的顴骨骨片旋轉往內、往後推至新的位置上
♦ 最後使用鈦合金板、鈦釘將分離骨塊群重新連接固定完成。4.拆線 ♦ 口腔內傷口會自行復原不需拆線,鬢角傷口則須等待一周後拆線。
顴骨內推I型vs L型比較、差異
在顴骨內推手術中,也有分為兩種不同的截骨手術,分別是「I型截骨術」及「L型截骨術」。下方也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截骨術,做一個簡單的說明與比較,看您是最適合哪一種截骨手術。
I型截骨術(較早、傳統的技術)
在顴骨位置進行I痕跡的切口以截斷顴骨,將骨片分離後平行內推至新位置固定。
L型截骨術(現代普遍採用技術)
在顴骨位置進行L痕跡的切口以截斷顴骨,骨片分離後沿著L型短邊往上內推至新位置固定,相較I型截骨術,會更有常見的3大優點:
■ 採用L型角度可以在顴骨位置上切得更深,能依需求掌握切掉更多骨頭量。
■ 可以更靈活地控制骨頭內推程度和旋轉角度,手術靈活度較高。
■ L型截骨比I型截骨多出一短邊,對於骨片固定角度跟接觸度都能更加牢固。
眼睛
■ 顴骨位於眼眶骨下方,手術時顴骨截斷位置必須和眼眶骨保持安全距離,以避免因位置過於接近而造成眼眶骨骨折或眼球受傷。
■ 術前照斷層印出的3D列印導板可以幫助手術中更準確地定位切割位置,避免損傷到眼睛或重要神經。
顏面神經
■ 透過術前3D斷層掃描,掌握面部骨骼的結構性分析,藉此了解皮膚層、肌肉層、神經線的位置,避免手術意外傷及神經造成副作用。
■ 細小神經縱橫交錯分布於面部內層,手術過程中有時難以避免對其產生影響,因此也有人可能術後感覺到嘴唇或臉頰部分麻木的暫時性麻痺感通常只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就能夠自行恢復至正常狀態。
顴骨內推術後常見的2大後遺症
嘴巴開合不自然
一些人在進行上削骨和顴弓內推手術後,可能會感到嘴巴開合程度受限,無法像以前一樣自然地張開。主要是由於顴骨內推至新位置後,原本肌肉可拉扯的空間跟著被限縮,進而影響到顳顎關節肌肉的牽動,導致嘴巴開合受到限制。一般而言,不需要太擔心,只是一種暫時性情況,等待一、兩個月等組織消腫後,便可以恢復正常。
咬合的痠軟感
顴骨內推手術後因為顴骨結構的改變。其周圍的咬肌所受影響最大。咀嚼時拉扯的動作會帶來新的壓迫,因此導致咬合時的痠軟感。只要給予肌肉重新塑形的時間,讓肌肉恢復適應新的骨頭結構,就可以改善。
※補充:很多人關心顴骨內推手術後關於顴骨內推下垂問題,其實只要術前與醫師完善溝通,搭配埋線或拉提的方式,就能有效減少下垂情形產生。
最後,提醒您如果正在考慮顴骨內推手術,務必在手術前仔細評估自己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掌握以上觀念,了解顴骨內推手術的注意事項,就能大幅降低後悔與潛在後遺症風險發生,加上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家設備專業醫美診所值得信賴的專業醫師,就能幫助您輕鬆擁有宛如天生般的「極羨美顏」!
延伸閱讀:
顴骨內推、削骨和磨骨手術,哪個比較好?看懂3種整形手術差異!
做顴骨內推手術會後悔嗎?有後遺症嗎?5招看你是否適合動手術!
※提醒您:任何手術、療程均有其風險,適用處置及效果與本身身體狀況、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本文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實際仍需由醫師視個案狀況、評估為準,請您務必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詳細了解相關後遺症及風險再決定是否進行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