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滴隆乳是什麼?與自體脂肪隆乳又差在哪?如果你想做隆隆乳手術,卻不瞭解這兩種隆乳手術的差異,推薦就看本篇文章,也一次瞭解兩者的差異、比較及優缺點喔!讓你可以清楚瞭解各隆乳手術的填充度、風險及外觀上的差異,並看你是適合哪一種隆乳手術喔!
什麼是「魔滴隆乳」?
魔滴隆乳(Motiva)為4D流動膠體,極佳延展性,完全接近真實乳房的自然觸感。不僅是果凍矽膠植入物的一種,更是超越果凍矽膠的新一代進化版。它有極高的黏著度,因此其破裂機率低至0.1%,假使植入物破損,矽膠也幾乎不會有溢流出來或移位的情況,減少後遺症之風險。
魔滴隆乳最美麗之處,是極致自然動態胸型曲線,站立時外表呈現出自然垂墜的水滴型胸型,平躺下時自然變成圓盤型胸型攤平,側躺時隨之呈現集中的橢圓胸型,自然隨姿態改變胸型輪廓猶如天生真實的胸部。
魔滴隆乳(Motiva)特色:
魔滴隆乳(Motiva) 1.簡介 ● 霧面假體● 特殊奈米絲綢外膜材質2.填充度 ● 100%填充率● 柔軟Q彈之間3.風險 ● 莢膜攣縮率低● 無淋巴癌風險4.外觀 ● 上胸堅挺飽滿
魔滴隆乳的5大特點
Motiva魔滴隆乳手術為很多人接受與選擇的隆乳手術之一,最大原因在於能讓隆乳需求者感受到「放心、保障、自然真」其技術亦降低二次隆乳的併發症與風險,透過以下5大特點,一同來認識魔滴隆乳手術如何最大化創造自然真實美胸,並且兼俱安全與保障:
1. 奈米絲綢外膜,免按摩,莢膜攣縮率小於1%
魔滴隆乳使用特殊的奈米絲綢外膜材質,採用特殊反轉製造技術,表面屬於相較一般絨毛面矽膠植入物「更為細緻」的奈米絨毛面。不僅提高人體相容性,讓身體快速適應,其與組織的緊密,更減少莢膜攣縮機率,因此不需要透過術後按摩來預防莢膜攣縮的產生。
2. 高彈力外層膜,縮小創口,植入物破裂率低
魔滴隆乳使用高彈力外層膜,有著高聚合高延伸力的特點,能將拉伸程度延展增大,植入物實際拉開柔軟且強韌。因此醫師操作時能從切口處很好的放置植入體,手術傷口也可更加微小縮減至約3公分內左右且不容易變形,再者,因為耐拉扯,所以植入物不易破裂、不易溢漏。
3. 流動凝膠體,高彈性,符合人體工學胸型
魔滴隆乳內容物採用流動膠體技術,具有凝膠的高彈性、黏著力和高聚合、流動性的特點。因此胸型會隨著地心引力自然流動、動靜自然,此效果完全突破早期隆乳技術受限,優化呈現「隨身體姿勢改變胸型形狀」的自然曲線就像天生的豐滿乳房。
4. 視覺辨識防護膜,確保植入物完整性
魔滴隆乳植入物本身,可利用視覺辨識防護膜技術,用肉眼鑑定植入物是否完整無破損,此技術目的在於提供醫師作為術前最後檢驗,確保植入物的完整性。正常完整的植入物進行查驗時,會呈現微藍色;反之,外觀若呈現白色,則代表有損壞,應更換。
5. 內含安全晶片,十年保固
每一個魔滴隆乳植入物,都有其專屬的微型安全晶片,是美國FDA核可,用於人體的辨識晶片,可提供資訊包含手術日期、置放多少CC數以及執刀醫師及診所等。目的用以利於植入物後續狀態的追蹤,還有一重要特點是提供長達十年的保固,能夠讓人更安心。
魔滴隆乳v.s自體脂肪隆乳之差別
項目 Motiva魔滴隆乳 自體脂肪隆乳 內容物 ▶外殼:奈米絨毛面新技術
▶果凍矽膠:延展性高▶自體脂肪 手術次數 1次 1至多次 適合條件 ▶想要罩杯一次到位
▶理想胸型堅挺飽滿
▶天生發育不足、胸型左右不一樣或曾隆乳失敗▶想要抽脂塑身需求附加局部減肥
▶想要觸感自然豐滿的胸型
▶胸型外擴、下垂、大小左右不一等,需要局部塑型傷口程度 約2.5-3cm 約0.2cm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手術時間 約3.5-4小時 約3-4小時 形狀與觸感 Q彈、柔軟、堅挺 自然、真實、柔軟 維持時間 長久 部份脂肪吸收後永久存活 術後按摩 無需按摩 無需按摩 罩杯升級 2至3個罩杯 每次約1至1.5個罩杯 優點 ▶形狀真實
▶光滑不沾黏
▶自然垂墜感
▶與組織貼合整合度佳▶取用自體組織脂肪細胞
▶與身體組織完全相容,無異物感
▶雕塑身形,達到體態調整,還能改善胸部尺寸缺點 ▶因100%填充率,球形假體相對明顯
▶價位微高▶有罩杯限制
▶有脂肪存活率高低問題
▶鈣化、感染、脂肪流失風險手術費用 約30萬起(實際需與專業醫師評估、報價為準) 約16萬起(實際需與專業醫師評估、報價為準)
對於時代的新女性以及有需求者來說,隆乳成為一種自我展現的生活方式。美胸不再僅是天生專屬,後天創新打造讓夢想成真,而任何隆乳手術,都應先想好自己的需求,必須做好全方面功課並建議實際至各診所和醫師諮詢, 現場觸摸不同材質的差異,也能了解手適合自己條件的選擇,幫助挑選適合自己的獨一無二美胸新眼界。
延伸閱讀:
小胸推薦隆乳嗎?適合隆成多大?醫美隆乳手術前必知的8件事!
隆乳術後多久會消腫?恢復期是多久?隆乳術後照顧需知一次看!
※提醒您:任何手術、療程均有其風險,適用處置及效果與本身身體狀況、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本文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實際仍需由醫師視個案狀況、評估為準,請您務必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詳細了解相關後遺症及風險再決定是否進行醫療行為。